热门土地

佛手瓜繁殖

佛手瓜又名拳头瓜、洋丝瓜、菜肴梨等,为葫芦科佛手属多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目前在我国北方地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区多做一年生栽培。主要有白皮和绿皮2个品种。佛手瓜以耐贮、耐运、病虫害少、风味独特而深受人们的欢迎。佛手瓜原产于墨西哥和西印度群岛一带,传入我国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主要集中在南方栽培。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及栽培设施的不断完善,佛手瓜的种植在北方有了迅猛的发展,部分老奸巨猾开始向着规模化、集约化的趋势发展,现已成为广大农民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

      1   佛手瓜介绍


      1.1   佛手瓜形态特征


      1.根:佛手瓜最初为弦线状须根,随植株生长,须根逐渐加粗伸长,形成半木质化的侧根,上生不规则的副侧根。侧根长而粗,在一般条件下,一年生的侧根长达2m以上。根系分布范围广,吸收肥水能力强,耐旱。多年生的佛手瓜,进入第2年以后,在不十分炎热的地区可形成肥大的块根。

      2.茎:茎蔓性,攀援性强。主蔓可长达10m以上。分枝能力强,几乎每节上都有分枝,分枝上又有2次、3次分枝。节上着生叶片和卷须。

      3.叶:叶互生,叶片与卷须对生。叶片呈掌状五角形,中央一角特别长。绿色至深绿色,全缘。叶面较粗糙,叶背的叶脉上有茸毛。

      4.花、果实、种子:佛手瓜雌雄同株异花,雄花多生于子蔓上,开花早;雌花多生于孙蔓上,开花迟于雄花。雄花10~30朵在总花梗的上部成总状花序,每雄花有雄蕊5枚、花丝联合。雌花单生,枝头头状,花柱联合,子房下位1室、仅具1枚下垂胚珠。弯片、花冠均为5片。异花传粉,虫媒花。

      果实梨形,有明显的5条纵沟,瓜顶有一条缝合线。果色由绿色至乳白色,单瓜重250g~500g。果肉乳白色,一个果实内只具一枚种子,果肉与种皮紧密贴合,不易分离;种子扁平,纺锤形。种皮系肉质膜状,不具备控制种子内失水的功能。当种子剥离果实后,极易失水干瘪而丧失生活力。故种子不能晒干贮存,一般均以整个种瓜为繁殖材料。种子无休眠期,成熟后如不及时采收,种子在瓜中就会很快萌发。这一现象称“胎萌”,是佛手瓜的一大特点。

      2   佛手瓜的种植方法


      一、整地:选择有棚架位置、通风透光、土层深厚的庭院位置或田块,施足基肥,深翻平整。

      二、育苗:在元旦前后到春节期间将瓜种进行地膜覆盖育苗。覆土2—3厘米,此时土壤保持田间持水量在60—70%左右,过湿易使瓜种霉烂。育苗期浇水以叶片不凋萎为宜,并注意使之每天见到阳光,保证光合作用和正常生长。幼苗及生长前期,发现幼芽或根部发杈太多,应及时摘除,一般保留2—3个主蔓,争取爬架后发杈旺盛,利于坐果。

      三、移植:终霜结束时,可将瓜苗定植在整好的地块中,同时施少量氮肥,促进幼苗生长。

      四、肥水管理:移植后土壤要求温暖湿润。避免浇水太多,以防影响植株生长。之后,随着气温升高,生长加速。当气温达20℃以后,进入旺长期,需水量增大,除自然降水外,应及时浇水。为减少水分蒸发,可在植株周围覆盖碎稻草、麦秸等,以达保墒目的。在生长期间,追肥2—3次,第一次掌握在佛手瓜旺长期前,追施有机肥和复合肥,离植株30—40厘米环状开沟追施。第二次应掌握在汛期结束前后,在植株60—70厘米处沟施有机肥、复合肥、草木灰等。当气温降低至20℃,以现蕾前可根据长势,适当再追施一次肥,以利后期果实的形成和生长。

      五、采收和保管:佛手瓜开花受精后一般经15天后即可食用,当温度稳定通过15℃后,佛手瓜则停止生长,此时进入采收期,初霜前要收摘完。采收时要轻拿轻放,用纸逐个包好,当温度降至12℃左右时,装入塑料袋、纸箱或其它容器,移入室内贮藏保管。一般在10℃以下环境里,以不受冻害为宜,可放置到来年“五一”节,随用随取。

      3   佛手瓜种植方法


      土壤:佛手瓜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通透性好的中性砂壤和壤土、粘壤土最适合种佛手瓜。对肥料要求,氮素不能过多,以免茎叶生长过旺而结果少,中后期要重施磷钾肥。

      水分:对水分需量大,尤其是7~8月高温季节,一定要保持空气和土壤中有较高的湿度,否则,蔓茎停止生长,叶色变黄。开花结果期土壤水分不足时,开花少,落花多,座果率低,瓜也小。

      光照:佛手瓜佛手瓜是短日照作物,在具有一定的营养生长量后,在秋季短日照条件下,开始生殖生长。月均为22℃左右,月日照时数170小时,即适合佛手瓜开花结果要求。因此在南方,适合在凉爽气候的山区栽种。

      温度:佛手瓜喜温暖而雨水分布均匀的气候,不耐高温和严寒。0℃时茎叶出现冻害,-3~-5℃茎叶全部冻死。10℃时生长缓慢,20~25℃时生长最适,当月平均气温20℃左右时,每日茎蔓生长量只有2~3cm,而25℃以上时,每天茎蔓生长量达15~20cm,但温度太高也不利,35℃以上时,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开花结果适温是15~20℃。低于15℃或高于25℃,均影响开花授粉,座果率下降,同时影响瓜的发育。到5℃以下,瓜停止膨大。

      修剪:佛手瓜开花结果较集中,对茎蔓生长影响较大。要及时采摘,养活养分消耗,有利于后茬瓜的生长发育,以提高产量。

      施肥:佛手瓜在秋季生长明显加快进入旺盛生长期,要肥水猛攻,以使植株地上部分迅速生长发育,多发侧枝,为多开花多结果奠定物质基础。盛花盛果期,日蒸腾量大,需要充分的水肥,水份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宜,可采用叶面喷施氮、磷肥2~3次,或施腐熟的人畜肥。

      3.1   佛手瓜种植时间


      佛手瓜易受冻害,一定要选择霜期过后定植。各地可根据气候条件的不同,选择适宜的定植时期。一般选择在“五一”节前后移栽,移栽后喷施新高脂膜,在植物表面,能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保护禾苗茁壮成长。

      4   佛手瓜栽培技术要点


      佛手瓜性喜温暖,并能忍受较高温度,属短日照植物,在长日照条件下只长蔓不开花。发芽适温为18~25℃,幼苗期生长适温为20~30℃,20℃以上才能正常生长,高于30℃时,植株生长受抑制。当地温低于5℃时,根系易受冻害而枯死。栽培地要求富含有机质、排灌良好的壤土。

      4.1   一、繁殖及定植


      佛手瓜一般在元月或2月上中旬育苗,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定植。一般土壤肥水条件好的,每亩栽25株左右,庭园一般以栽植1~2株为宜。栽植前要挖好种植穴,穴宽0.8米、深。05米,每穴施农家肥25公斤、过磷酸磷0.5公斤、氯化钾。02公斤,并与土充分拌和,把种苗定植后用土盖过种瓜或块茎淋水湿润即可。

      4.2   二、浇水追肥


      佛手瓜原产热带,喜潮湿,佛手瓜6月前植株生长缓慢,应小水浇,自7月起生长加快,气温高,蒸发量大,要加大浇水量和次数,经常保持土壤湿润。10月份气温渐低,蒸发量减少,可适当控制浇水;一般每年内需追肥3次,分别在6月上旬、7月上中旬和8月中下旬进行。追肥时先在距瓜穴30厘米周围开环状浅沟,肥料施入后,即以原土覆盖。人畜粪尿和化肥均可作为追肥,但三要素要配合使用。

      4.3   三、搭棚整蔓


      佛手瓜的攀缘性极强,因此需搭棚架。一般棚架高1.5—2米,每株需棚架面积约25平方米。棚架要牢固,以防大风吹倒或压倒。佛手瓜分枝性强,每节都能萌发侧蔓,初期要注意理蔓,使蔓在架上均匀地分布,避免蔓重叠或纠缠在一起,影响通风透光。佛手瓜的子蔓和孙蔓结瓜较早,主蔓应及时早摘心,子蔓亦要适当摘心,促使早生子蔓和孙蔓,提早结瓜,提高产量。

      4.4   四、病虫害防治


      佛手瓜病虫害极少,一般不需要喷药防治。

      4.5   五、及时采摘


      佛手瓜开花结瓜期十分集中,一定要及时采摘已成熟的瓜果,以免影响未熟瓜果的生长发育。佛手瓜一般在谢花后20-25天成熟,每株可采收 300-800个瓜果,一般在瓜重250克左右时采收上市,有利于提高质量和产量。采收时不要损伤果皮,以免影响运输和贮藏。

      5   佛手瓜繁殖方式


      佛手瓜在温暖地区可作多年生蔬菜栽培,在我省以早春茬或春夏茬一年生栽培较为适宜。佛手瓜以完整果实为播种材料。春天温度达20℃以上时,选择外形整齐、个大、无伤口的种瓜,直播于大田,或早春于大棚内用较大的花盆育苗,育成大苗后去钵带土定植于大田。播种时果实平放或果柄端朝下,将种瓜2/3埋入土内,保温保湿育苗。

      也可进行扦插繁殖,于秋冬霜前采收时,截取地上老茎,防寒越冬,翌春截成15-20厘米长插条,催芽后插植。行距4米,株距2-2.5米,每亩大田种植70-80棵。可于清明前后套种于春提早设施菜棚内,大棚两边各种12-15株,揭膜后以棚架作支架。佛手瓜栽植密度小,可于株间套种2株丝瓜,既有利于佛手瓜安全越夏。

      6   佛手瓜繁殖方式总结


      佛手瓜的构造与一般瓜类植物不同,每瓜仅有一粒种子,当种子成熟时,几乎占满了整个房腔,致使种子与果实紧密相连不易分离,种子如果离开瓜则不易发芽成活,更不能象一般瓜类植物那样将种子晒干官贮存。

      6.1   一、整瓜繁殖


      即以整个瓜作为播种材料进行繁殖的方式。该繁殖方式是最基本的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用此法繁殖较易培育出健壮苗,但由于种瓜体积较大,在贮存、调运等方面有诸多的不便,尤其在大量用种苗的情况下还存在着成本较高的问题,以及在贮存、催芽、育苗等一系列环境中因温湿度挖掘不好而引起的腐烂所造成的损失问题。

      该法育苗主要有3个基本环节:一是选好种瓜,种瓜要求无损伤、无冻害、成熟好,重量在200-300g左右的中等瓜;二是催好芽,催芽时通常将选好看种瓜装入塑料袋或埋在湿沙里,沙的相对持水量保持在75%左右,一般用手抓起不沾手,用力握紧不渗水即可,温度控制在15-20度,但应注意催芽期间温度不要盲目增高,以免芽细弱而不健壮,大约15天左右,瓜的项端就开裂并陆续长出稀疏根系;三是加强育苗管理。

      少量育苗一般用直径20-30cm的花盆或底部扎有孔的塑料袋即可,大量育苗一般采用苗床。具体做法是将已催好芽的种瓜发芽端朝上,柄端朝下,直栽或斜栽在育苗钵或苗床上。北方地区,冬季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温度能较好地控制在10-30度左右,是极为理想的育苗场所。栽后要注意保温保湿,出苗前温度挖掘在20度左右,出苗后降至12-15度,以利培育壮苗。如幼苗徙长,可于4-5片叶时摘心,保留1-2个健壮侧枝。

      6.2   二、裸种繁殖


      又称光胚繁殖,即采用无种皮的裸露种子进行繁殖的方法。用此法繁殖,出苗快且出苗率高,便于运输,剖取裸种后的瓜仍可经济利用,比较适合集约化育苗。但该法繁殖技术上要求较严格,从目前来看,由于一般技术资料对该法介绍的较少,以及推广不够等原因,生产上实际应用的很少。用该法育苗可首先将选好的种瓜放在20度左右的环境中催芽,当胚胎基长好幼芽长至3cm左右时,轻轻掰先端的缝合线,用无菌镊子拨动胚胎,然后取出栽在育苗钵或苗床上,苗期管理同上。

      6.3   三、扦插繁殖


      该繁殖方法是在整瓜育苗的基础上进行的。目前被采用的扦插方式主要有2种:一是利用佛手瓜植株的丛生性,即由1个佛手瓜可生长出许多丛芽,当丛芽长至10cm左右时,用小刀将芽苗带母体与须根切下,为提高芽苗的成活率,可和生根剂处理后,再单株栽植培养。另一种是将佛手瓜提前育苗,培育出具有多侧蔓的健壮秧苗,然后将秧苗剪下切段,每段带2-3个节,用吲哚乙酸或生根剂处理后,扦插在苗床中进行育苗。以上扦插繁殖育苗经济可行,但在管理过程中非常严格,培养出的苗子往往长势弱,成株产量低,目前生长上应用的也较少。此法育苗生长前期应注意加强肥水管理,促使早发苗、快发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