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豆,起源于中国古代,自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以来开始制作,由黄豆通过纳豆菌(枯草杆菌)发酵制成豆制品,具有黏性,气味较臭,味道微甜,不仅保有黄豆的营养价值、富含维生素K2、提高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更重要的是发酵过程产生了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溶解体内纤维蛋白及其他调节生理机能的保健作用。
目
录
纳豆,起源于中国古代,自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以来开始制作,由黄豆通过纳豆菌(枯草杆菌)发酵制成豆制品,具有黏性,气味较臭,味道微甜,不仅保有黄豆的营养价值、富含维生素K2、提高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更重要的是发酵过程产生了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溶解体内纤维蛋白及其他调节生理机能的保健作用。
纳豆是一类发酵型豆制品。它以大豆等为原料,经纳豆芽孢杆菌发酵而成。1053年,在日本首次出现“纳豆”二字。纳豆就是“纳所之豆”。“纳所”就是日本寺庙的厨房。纳豆是日本化了的中国豆豉,相传是公元754年中国唐代高僧鉴真和尚带到日本的。
传统纳豆的做法,将蒸好的大豆包裹在稻草扎成的小包里,然后将温度维持在四十度左右放置一整天。如此一来,稻草上的纳豆菌就会移生到大豆的上面,并且不断地增殖,引起发酵,最终成为纳豆。
近年来,为了迎合大量生产的需求,开始使用纯粹培养的纳豆菌来制造纳豆。首先,将蒸好的大豆放入纯粹培养的纳豆菌分散液中。然后使用泡沫容器和纸包进行充填,进行保温,使纳豆菌增殖发酵。甚至考量了纳豆在运输时所消耗的时间,在没有完全发酵的时点,就会预估消费期限并打印在包装上进行出货。
如果食用普通纳豆食品的话,每天需要大量食用才有保健作用。建议食用高活性的纳豆肠溶片产品,肠溶片吸收效果好,每天3-6g(每天2次,每次2到5片即可)就可以发挥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食用时间:纳豆激酶进入人体2~8小时内,血栓溶解速率比较高,而血栓类疾病如心肌梗塞往往是在上午发作,故最好在晚上睡觉前服用一次。
纳豆富含纳豆激酶,具有溶解血栓作用。主要对下述三种栓塞性疾病有作用:(1)冠状动脉疾病形成血栓,主要指急性心肌梗死(AMI);(2)脑血管疾病形成血栓,即脑血栓中风;(3)末梢动静脉疾病形成血栓,即脉管栓塞。
纳豆中的纳豆激酶是一种碱性丝氨酸蛋白酶,其作用可维持2~8小时。纳豆激酶性质稳定,无论是通过胃还是肠道都不会失去活性。它能将血液中的纤维蛋白水解,因而可直接溶解血栓。这种激酶进入人体2~8小时内,血栓溶解速率比较高,而血栓类疾病如心肌梗塞往往是在上午发作,故最好在晚饭后睡觉前服用一次。
纳豆中还含有一种物质——吡嗪,它赋予纳豆独特气味,并能阻止血液的凝固,纯正的纳豆产品都应该有这种特殊的味道。
农产品采购,就上美村旗下聚土网平台。可微信搜索“meicunxin”公众号,之后后台留言提示加入美村农业交流微信群,寻找合作伙伴,一起用土地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