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土地

平菇栽培技术

  随着平菇生产的迅速发展,栽培方法也不断创新,室内栽培,已由瓶栽发展到装栽、箱栽、床栽和菌砖栽培。目前采用较多的为床栽和箱栽等。

      1   平菇栽培方法


      平菇是许多人都喜欢的一种菜品,因为平菇是一种真菌,而且营养价值远远高于其它的蔬菜,可以调节人的体质,并且可以增强新陈代谢,平菇还有许多功效,甚至能起到一些药的疗效,所以平菇是每家每户几乎都必备的蔬菜。平菇的栽培也有一定的方法性要求,要想栽培出柔软有弹性的平菇需要学习一些栽培方法。

      1.1   平菇栽培方法:播种


      首先塑料薄膜铺在床面上,塑料薄膜的上面放一层营养料,厚度在5厘米左右,接着就可以撒菌种了,上面再铺一层营养料,然后撒菌种,最后把它整平、压实就可以了。

      平菇的播种时间通常在8月末到来年春天的4月末,这都是最佳播种时间。但是切记春天播种要早一点,秋天播种要晚一点,栽培平菇的最佳温度在15度以下。

      1.2   平菇栽培方法:发菌期


      平菇在生长发菌的时期主要需要主要调温、保湿,还要防止其它杂菌的污染。播种后的两天,菌种就开始萌发了,而且它会开始慢慢的向四周生长,所以每天都要进行多次检查,随时观察着温度的变化,料温必须要控制在30摄氏度以下。

      1.3   平菇栽培方法:出菇期


      当菌丝已经长满培养料的时候,就到了出菇期,当气温达到最低的时候,就把菇房的门窗和塑料膜都打开,通风1个小时左右,然后盖好。这样就可以促使菇体的形成。并且还要根据室内的湿度进行适量的喷水。

      1.4   平菇栽培方法:追肥


      在平菇的出菇期前期和后期,培养料里面的养分基本上都已经被消耗的差不多了,所以在出菇期的时候尽量及时的追施肥料,这样能明显的提升平菇的产量,还能改变品质。

      1.5   平菇栽培方法:采收


      平菇的菌盖会慢慢展开,当基本完全展开的时候,它的颜色也会改变,从深灰色变成淡灰色或者是灰白色,孢子快要弹射的时候,平菇的收获期就到了。这个时候采摘的平菇不仅肥厚,而且味道鲜美。

      平菇的产量已经逐渐在增多,并且质量也比以前的高了许多,这都依靠现代科学的栽培方法。学会平菇的栽培方法并不是表面看起来的那么容易,每一个细节都要注意到,而且温度和湿度必须掌控好,不然平菇的质量会有些偏差。平菇在栽培时还要格外注意通风和其它杂菌的感染,这样才能栽培出高品质的平菇。平菇不但对小孩子有益,对妇女也有好处。


      2   平菇栽培技术要点


      2.1   1.掌握适宜的生长环境。


      ①温度。各种菇都需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发育。菌丝体和子实体对温度的要求是不同的,有的还“喜欢”变温条件,如平菇每天若能给予10%的温差刺激,则利于子实体的形成和发育。大部分种菇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一般在25%左右。子实体发育的适温一般在15%左右。随着科技的进步,为了扩大栽培领域,扩展栽培时期,目前已培育出低温型、高温型、广温型等优良品种,我国大江南北都可种植。

      ②湿度。多指空气相对湿度,这不仅与菌菇生长发育有直接关系,而且还影响料内水分的散发,特别是在子实体发育期间。若湿度不足定会减产,若低于60%子实体不生长,低于45%原基停止分化,甚至死亡。适宜的空气湿度为85%~93%(子实体生长期)。栽培过程中以喷雾方式加水,提高空气相对湿度是必需的措施。特别是后期,还往培养基中注水或浸泡培养基。均可相应增加产量。

      ③光照。平菇对光照的要求不高,菌丝体可以在黑暗条件下生长。子实体分化、生长时需一定的散射光,忌强光直射。但完全黑暗,子实体发育缓慢。适宜的光照可以调节温度,还可以使菇体色泽鲜艳。

      ④酸碱度。食用菌多喜微酸性环境,一般pH值不超过7(中性),宜在5.5—6.5之间,但平菇较耐碱,pH值8时也可生长。而猴头菇耐酸,pH值5时也可以生长。还应注意当地水质,即其pH值。在配料时应注意创造适宜的酸碱度环境,有的加石灰或加硝酸铵等酸性肥料,一则增加钙、氮素,二则可调节培养料的pH值。为防止过酸或过碱,加一定量的石膏,可以起缓冲作用。

      ⑤调节空气成分。各种食用菌都离不开氧气,若氧不足菌丝生长就不良。子实体也长不好。甚至死亡。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菇体还会放出二氧化碳,所以栽培场所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良好的空气成分。

      2.2   2.让茵丝后熟,延长发茵时间。


      菌丝后熟培养。是指菌丝完成初步发菌后,先不急于出菇,而是创造条件使之继续进行营养生长,延长发菌时间。延长菌丝后熟期可获得大幅度增产,为此,应该做好如下几个方面:①调配基料营养。食用菌的健壮与否。不但是碳氮比的问题,而且与基料的营养是否全面、是否均衡等关系密切。如在配料时每250千克原料加入“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120克,即可满足菌丝对营养的需求。

      ②严格避光培养。播种开始即严格避光,尤其是进入发菌棚以后,更应保持避光培养。

      ③保持低温环境。这是后熟发菌期的关键条件之一。在一般条件下,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发菌场所的温度,使菌袋不能过早出菇,以尽量延长发菌时间:有条件的可采取空调降温;规模化生产,应采取冷库过渡的办法,15天即可完成后熟发菌。

      ④降低空气湿度。在发菌期间,为保证发菌成功率,尽量降低空气相对湿度(保持60%以下)。夏季潮湿多雨,很难达到该要求,可顺其自然。但应力求稳定,不使菌袋接受较大的湿差刺激,以保证后熟的持续性。

      ⑤防治病虫害。菇棚的处理应严格、规范,播种前对菇棚彻底消毒杀菌杀虫。在发菌期间。每3—7天喷洒1次“百病去无踪”溶液,气温高于13℃时,根据虫害基数适量喷施菊酯类药物进行驱杀。

      2.3   3.利用熟料栽培。


      熟料栽培是指培养料配制后先经高温灭菌处理。然后进行播种和发菌的栽培方法。熟料栽培的好处是:①高温灭菌后的培养料排除了杂菌和害虫的干扰,促进料内营养物的分解,菌丝生长快,繁殖量大,对培养料的吸收利用率高,获得稳定高产。

      ②熟料栽培使人工控制能力得到加强,既能够在低温下加温发菌、正常出菇。又能避免高温下非熟料栽培时经常发生的“烧菌”现象,因而提高了单位种植面积的收益率。

      ③熟料栽培用种量少,一般为培养干料的5%左右。

      ④熟料栽培出菇早,这在早秋出菇尤其明显,因熟料栽培菌丝生长缓慢、产温低,所接受的光照、环境变化时间长。因此,比半生料或发酵料栽培更容易提早出菇。

      3   平菇室内袋装栽培技术


      ①培养料配方:平菇培养料来源很多,如棉子壳、锯木屑、稻草、树叶,及其它农作物及蔬菜茎秆等都可用来栽培平菇,通常以棉子壳和稻草为栽培平菇的主料。

      配方一:棉子壳98%、石灰分1%,石膏粉1%PH值为6.5。

      配方二:棉子壳60%、稻草粉33%、石灰粉1%、石膏粉1%、PH值为6.5。

      配方三:稻草粉80%、玉米粉或米糠18%、过磷酸钙1%、石灰粉1%、PH值为6.5。

      ②拌料:按配方称好原料及药品后,置于一干净房内或空地上,按干料水为1:1.3~1.8加水,用钉钯或铁铲充分拌匀。拌好后的培养料用手捏紧,若指缝间有水渗出但又不滴时,说明水分含量适宜。

      ③装袋灭菌:塑料袋用宽为22~25厘米低压聚乙烯筒膜,裁成长约40~50厘米的塑料筒,将配制好的培养料装入塑料筒内,压紧,两头套上塑料颈环或纤维带环,将塑料筒口翻下,沿环外侧从靠近中央的一侧挪入,再在环口上盖上牛皮纸或报纸,用橡皮筋箍好即成。将料袋放入大土蒸锅中蒸煮消毒,多袋并放,等上大气后(100℃)维持8~10小时。

      ④冷却接种:将经高温消毒的料袋置于无灰尘、蚊虫的清洁干燥通风处冷却,待料降温至28℃左右即可开始接种。接种时,用镊子从瓶内夹取菌种,直接接入袋内,每个口内接入蚕豆大小的菌种3块,接种用的镊子等工具要预先消毒,可用肥皂水洗,酒精抹或高锰酸钾液抹均可,接种动作要快,接种时不要说话,菌种应选健壮、菌龄短、无杂菌感染的好种,从各个环节防止杂菌侵入。

      ⑤菌丝培养:接种后,将料袋置于干净通风的房里堆置发菌,冬季和早春可大堆堆放,双行排列,堆高1米左右,上盖薄膜、草帘等保温材料,秋季和春末只能单行排列,以三至四层为宜。培养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料温,若温度超过30℃,就要及时翻堆散热,将上层及下层与中间料袋对换位置,防止料温过高烧坏菌丝,促进菌丝生长一致,经20至30天,菌丝即可长满袋。

      ⑥子实体生长与管理:菌丝长满袋后,就要及时移入出菇室,将菌袋单行排列,同以5~7层为好,行与行之间留70~80厘米宽的距离,便于管理人员操作。此时出菇室应保持充足的空气及相应的湿温度,促进子实体的形成和生长。要求每日通风换气1~2小时,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通过地面浇水及向袋上、空气喷雾,提高空气湿度。当子实体形成并长出袋口后,每天向菇体喷雾1~2次,晴天多喷,雨天少喷或不喷。

      ⑦采收:平菇供鲜食,适时采收不但菇体柔软,味美可口,且产量亦高。当菌盖颜色由深变浅,下凹部分有白色茸状物时是收获适期,或菇体长到八成熟时采收。

      采收后,应及时将出菇面清理干净,将死菇、烂菇及时清除,菌丝休养一段时间后,即可长下批菇,一般可采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