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874.7 林地:不详 草地:不详 水域:不详 四荒地:不详 其他:不详
总流转土地:874.7 已流转土地:0 未流转土地:0
  普安镇东岳村位于普安镇西部,与唐代古刹金山寺相望,东与普安镇谭家嘴村接壤,南与玉皇观村相邻,北与长田乡毗邻,西与达县花红乡相连。达万高速公路、金山综合体环线公路穿境而过,达万高速公路服务区规划座落其中。全村幅员面积2.33平方公里,5个村民小组,650户,2050人,共有党员31名,其中预备党员3名。耕地面积874.7亩,农民人均纯收入9625元。
  一、抓班子队伍建设,构建坚强堡垒。坚持“选好带头人、带出好班子、致富一个村”的理念,去年在村支两委换届时,因班子结构老化的问题,下派了镇政府工作人员张波同志到该村任支部书记,选优配强村支部班子,增强村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大力开展了“深入学习王家元,争做优秀带头人”活动,引领党员干部人人争做王家元式的优秀带头人。大力实施“三向培养”工程,切实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农村人才、优秀大学生村干部培养成党员,把能力强、威信高的党员培养成村干部,并及时将优秀人才充实到村后备干部队伍中,目前全村有5名致富能手成为了党员,3名纳入了村后备干部队伍管理,同时,建立起“书记抓班子、班子带党员、党员包农户”的管理机制,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两监督”,充分激发了班子队伍引领发展、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抓特色产业发展,搭建致富增收的快捷通道。“山上银杏树、平坝莲藕地。”今年以来,村党支部结合党员队伍实际,大胆提出“狠抓产业发展,实现富民强村”的发展思路,全面整合各方面资源,充分运用远程教育站点和农民课堂加强对党员群众种植技术、畜禽养殖技术、加工运输等实用技术培训,发挥党小组和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作用,实行党员干部挂户、挂人、挂产业,包产业、包技术、包效益“三挂三包”管理,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发展种植莲藕400余亩,银杏500余亩,今年底可望实现人均增收700元的目标。
  三、抓村新村建设,创建和谐美满的幸福家园。2012年建设了2300平方米多功能的金山公共服务中心,有农民健身活动广场、篮球场,内设警务室、便民超市、卫生室、图书室、计生服务站、农民技术培训中心等。以打造金山至宝泉塔乡村旅游环线为依托,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现代观光农业,并对12公里环线公路的农房959户,2538个门面进行了风貌,营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结合本村实际,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因地制宜、合理安排住宅、供水、排水、供电、垃圾收集、交通网络等为一体的环保型农村民居安居乐业的新村聚居点。
  • 暂时没有相关土地!
  • 村委核实:
  • 政策补贴:
  • 特色产业:
    • 不详
  • 适宜:
    不详
  • 交通配套:
    • 不详
  • 生活配套:
    • 不详
  • 10公里配套:
    • 不详
热门村庄
谭家嘴村  四川省 水口庙村  四川省 罗家院村  四川省 筒车铺村  四川省 白云村  四川省 穿心店村  四川省 胡家沟村  四川省 五里桥村  四川省 老鹰岩村  四川省 明月坝村  四川省 红庙村  四川省 黄泥沟村  四川省 白马村  四川省 林桐山村  四川省 槐花树村  四川省 山溪口村  四川省 中山坪村  四川省 大河沟村  四川省 采实桥村  四川省 长沟村  四川省 白兔坝村  四川省 林家垭口村  四川省 奚家坝村  四川省 黄泥塝村  四川省 响水滩村  四川省 龙王沟村  四川省 红旗桥村  四川省 凉风垭村  四川省 花朝门村  四川省 天马头村  四川省 龙头桥  四川省 柳家坪村  四川省 何家垭口村  四川省 席家坝村  四川省 箭口垭村  四川省 门坎坡村  四川省 翰林村  四川省 开源村  四川省 天成罐村  四川省 观音桥村  四川省 六家坝村  四川省 沙河村  四川省 葫芦井村  四川省 方居庙村  四川省 梅家坝村  四川省 小方城村  四川省 梅家乡老山村  四川省 大堰塘村  四川省 茅坪寺村  四川省 小溪沟村  四川省 交易山村  四川省 蚂蝗沟村  四川省 云龙桥村  四川省 袁家坪  四川省 丁家山村  四川省 丁家山村  四川省 黑沟村  四川省 蔡家坝村  四川省 石垭口村  四川省 周家河坝村  四川省 沙坝村  四川省 伍家寨村  四川省 马号村  四川省 龙井坝村  四川省 盐井沟村  四川省 观音岩村  四川省 冠子山村  四川省 石笋子村  四川省 白杨坪村  四川省 跳蹬河村  四川省 双河口村  四川省 杨柳沟  四川省 高洞村  四川省 竹溪村  四川省 伏龙寺村  四川省 清泉寨村  四川省 响滩桥村  四川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