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872 林地:不详 草地:不详 水域:不详 四荒地:不详 其他:不详
总流转土地:872 已流转土地:0 未流转土地:0
五里桥村村"两委"和驻村帮扶工作组严格按照我县扶贫攻坚的安排部署,全力实施"四进四出"工作法,即:进村组农户找出致贫原因,进科研院所拟出产业规划,进上级部门争取资金项目,进田间地头抓出实际成效,确保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全面完成精准扶贫工作目标任务。
  一、基本情况
  (一)基本村情
  五里桥村位于新宁镇东部,最高海拔680米,年均气温17.2℃,东临竹山湾村、白云村,南临讲治高峰村,西临林桐山村,北临万花岭村,离县城2.5公里。全村幅员面积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72亩(其中田634亩、土238亩)。2014年底,全村总人口1661人(其中党员24人、预备党员1人),现有劳动力867人。全村7个社,总户数462户;常年外出务工85户,232人;全家外出务工43户,97人。
  全村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99户,351人,贫困发生率约为20.6%;低保人口196人;五保户14人;残疾人口28人;孤儿3人;危房户85户;无房户8户。2014年人均纯收入4607元。
  (二)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情况
  全村基础建设基本实现社社通路,已硬化通村公路8公里,有山坪塘8口,但村与村,社与社之间没有形成环村交通网,特别是1社、2社、3社、4社地处山大沟深地带,且村民居住过于分散,通入户公路难;全村还有131户没有解决安全饮水;全村基本实现户户通电,但电网有待改造升级。
  本村地处城郊结合部丘陵山区。农业资源丰富,盛产水稻、玉米、油菜、红薯、蔬菜及经济林木;也适宜发展养猪、牛、羊、鸡、鸭、鱼等养殖业;该村地形地貌独特,四面高山环绕,东有烂寨子山,南有高峰村山为最高山,西有黑堡塔,北有万花岭山,林地面积达到1074.4亩。
  (三)教育卫生发展情况
  五里桥村没有设立中、小学办学点,适龄儿童一般被转移就学城三小。为了孩子就学,父母选择在城区租房子看护孩子上学,加重了家庭负担。本村没有设立村级卫生站点,缺医少药,群众看病难。
  二、贫困现状及原因
  五里桥村是我县建档立卡51个贫困村之一,贫困人口基数大,贫困程度深。按照新的扶贫标准(人均纯收入2736元以下),2014年底,全村共有贫困户99户、贫困人口351人,分别占总户数和总人口的19.7%和20.7%,扶贫开发任务十分艰巨。通过认真研究分析,造成五里桥村长期贫困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自然条件差。五里桥村部分村社地域偏僻,山大沟深,城区交通网络辐射力弱;村与村,社与社之间没有形成环村交通网,群众居住分散。
  (二)生存条件差。村社占80%属丘陵山区、林区,土地贫瘠,人多地少,产出极少,饮水困难,灾害频繁,生存条件差。
  (三)自然灾害频繁。五里桥村旱涝灾害频繁,造成粮食大面积减产或绝收。灾害损失严重,是造成该村贫困或返贫的主要原因。
  (四)社会经济发展滞后。第一,行路难。该村交通不畅,群众行路和农产品运输非常困难(特别是1、2、3、4社)。第二,饮水难。由于地域偏远,地形复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覆盖不到该村全社,至今还有131户没有解决饮水问题。第三,看病难。全村无村级卫生所,缺医少药,群众看病难。第四,上学难。该村无村学校,适龄儿童上学难。第五,产业结构单一。该村人多地少,石多土少,山地多水田少,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发展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多。
  (五)、农民素质普遍较低。1、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整体偏低。全村劳动力867人,其中:高中文化程度75人占0.09%,初中及中专文化程度人占75%,小学文化程度138人占16%;2.思想观念落后。农民适应市场经济的思想观念还有差距,"等拿靠要"思想仍没有发生根本改变,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精神有待形成;3.技术型农民少。在发展种植、养殖业中,大多数农民仍依靠传统的耕作方式和养殖模式,发展经济缺乏有效的科技支撑;4.技能型劳务输出少。外出务工群体中由于受教育和培训有限,技术型、技能型少,大多数从事劳力型工种,劳务收入较低。
  (六)年老多病。个别家庭成员年老体弱,或患大病,或患慢性病,或丧失劳动力。虽然通过农村合作医疗和民政救助缓解了部分经济压力,但高额的医疗费用如同无底洞,依然是此类家庭沉重的负担。
  (七)劳力缺乏。一方面现在年轻的壮劳力都外出打工,家里只剩下"38、61、99部队"(指妇女、儿童、老年人),而外出打工有的却因种种原因,并不能给家里寄多少钱,倒是错失了家里的原有的产业发展,一方面是由于家庭本身缺乏劳动力,家庭单靠传统的种植业为生,产出的农产品又无法外销,家庭经济十分困难。
  三、奋斗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扶贫攻坚工作,力争到2020年,五里桥村9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51人贫困人口,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奋斗目标,达到人均纯收入8500元。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具体要在五个方面有大的突破。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大改变;二是产业发展大改善;三是社会事业有大发展;四是基层党组织建设大有提高;五是生态环境有大改观。
  (二)阶段目标
  工作目标预定2015年争取脱贫20户,2016年脱贫20户,2017年脱贫20户,2018年39户(注:五里桥村共有贫困户99户)。到2019年,基本实现全村脱贫,并防止因学因病返贫。到2020年,以贫困村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主导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彻底消除返贫现象。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彻底改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小康指数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四、工作重点及建设项目
  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奔小康"的"三步走"发展规划,大力实施"思想扶志、产业扶贫、干部扶强"三大工作路径,力争在2020年前将五里桥村建成城郊"花果山"、"绿色菜篮子基地"和"中药材种植基地",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达8500元。
  立足本村实际,以改善基础设施带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提高村民收入为工作重点,以引进业主为抓手,多方争取投资,为贫困村实施扶贫项目,通过项目建设,力争全村贫困面貌得到彻底改变。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分类制定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计划,做到村有发展目标,户有致富项目。经考察论证,五里桥村共需项目建设资金2048.2万元。
  (一)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32万元
  1、投资360万元,硬化村社道路9公里(2社2400米、3社2300米、4社2900米、1社960米、7社440米),2016年实施;
  2、投资45.5万元,修建便民道6.5(1社550米、2社2950米、3社1600米、4社1400),2016年实施;
  3、投资175万元,新修泥结碎石路7公里(1社800米、2社2000米、3社2300米、4社1900米),2016年实施;
  4、投资80万元,新修桥梁5座(3社1座、4社1座、7社3座),2016年实施;
  5、投资80万元,新建(修缮)饮水工程8处(1社2处、2社2处、3社、2处、4社2处),2016年实施;
  6、投资80万元,河道清淤4000米(五里桥-邓家沟2000米、加油站-竹山湾界2000米),2016年实施;
  7、投资31.5万元,修缮河坎13处,高2.5米,2016年实施;
  8、投资80万元,修缮山坪塘8口(2社5口、3社1口4社1口、7社1口),2016年实施;
  9、投资100万元,村道扩建5公里(新高路-新胜路),2018年实施;
  (二)产业发展投资47.2万元
  1、投资4万元,新建蔬菜大棚4个(4社),2017年实施;
  2、投资22万元,新建(改造)果林100亩(1社、2社、3社、4社、5社),2016年实施;
  3、投资16.2万元,种植优质水稻600亩,玉米300亩(1社、2社、3社、4社、5社、7社),2016年实施;
  4、投资5万元,发展交通运输业信息服务平台,2017年实施;
  (三)生态建设投资17万元
  1、投资5万元,修建垃圾池20口(1社、2社、3社、4社),2016年实施;
  2、投资12万元,修建道路安全防护栏6000米(新高路-新胜路),2016年实施;
  (四)智力扶贫53万元
  1、投资5万元,组织开展劳务技能培训8期300人(次),并全部输出转移就业,2016年实施;
  2、投资5万元,组织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8期300人(次),2016年实施;
  3、投资10万元,恢复村小学,2017年实施;
  4、投资30万元,扩建村活动中心,2016年实施;
  5、投资3万元,购置农村实用技术科普书籍2000册,并组织本村种、养殖大户外出培训及观摩学习;
  (五)美丽幸福新村建设投资899万元
  1、投资500万元,建设新村居住点2个,2016年实施;
  2、投资249万元,危房改造83户,2016年实施;
  3、投资50万元,新建农村宽网、电视、广播网,2016年启动;
  4、投资60万元,电网改造升级,2017年实施;
  5、投资40万元,新建村卫生站点1个,2017年实施;
  (六)民生工程及新风正气塑造(注:此部分的经费来源于帮扶单位捐赠,村民自筹,不计其内)
  1、建成代办点1个、综合服务点一个、城乡互动平台服务点1个,2015年实施;
  2、申请自来水安装,解决180户安全饮水,700人收益,2015年启动实施;
  3、实施天然气安装150户,600多人受益,2015年实施;
  4、帮扶单位(开江县宝石水库管理处、党校、气象局、农业发展银行)捐款1万元修缮河堤2处,2015年实施;
  5、每年"七一"慰问贫困党员4-6名,并送上慰问金,2015年实施;
  6、组织帮扶4个单位职工对本村99户贫困户进行物质上和精神上的"一对一"帮扶,2015年实施;
  7、每年组织村民举办两次有利于弘扬"新风正气塑造"(以"法律七进"、村规民约、文化惠民为主题)的活动,2015年实施;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为确保扶贫攻坚行为扎实有效开展,扶贫项目顺利实施,我村成立扶贫攻坚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由李生柏同志任组长,张家祥、罗刚同志任副组长,熊晓芳、饶文禄、李大力、刘立翠为成员,负责宣传动员,规划制定、资金争取、项目实施、监督检查和考评验收工作,坚持目标达不到工作不脱钩。
  (二)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工作,发挥主力军作用
  人民群众是扶贫开发的主体和中坚力量,要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变"要我干"为"我要干"。要维护群众对扶贫开发的参与权、知情权、管理权和监督权,进一步激发群众自强自立,自我发展的热情。
  (三)积极探索帮扶工作新举措,开辟新途径
  逐步改变捐钱捐物的帮扶方式,把帮扶工作的重点放在贫困乡村的项目建设上,充分发挥行业特点和优势,兴建一批能够为贫困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的扎根性项目。在落实好单位定点帮扶项目资金的同时,还要多方位、多渠道寻找机遇,牵线搭桥,积极为贫困村引进更多的项目和资金。进一步建立健全帮扶工作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位,项目资金到位,帮扶工作到位。
  (四)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村支部、村委会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坚强堡垒,是扶贫开发的基本单位。要采取措施,选好、配强、配齐扶贫开发重点村班子,为推进重点村的扶贫开发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五)加强项目建设后续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已建成扶贫项目,要认真进行检查验收,制定后续管理计划,按照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生产结构,培育有长效作用的新项目,使扶贫成果不断得到巩固。要积极引导农户成立经济合作组织或按生产项目成立各种协会、学会,经常研究生产中的问题,开展技术服务,沟通产销渠道,逐步做大做强已建立起来的各种产业,增强发展后劲。    
  • 暂时没有相关土地!
  • 村委核实:
  • 政策补贴:
  • 特色产业:
    • 不详
  • 适宜:
    不详
  • 交通配套:
    • 不详
  • 生活配套:
    • 不详
  • 10公里配套:
    • 不详
热门村庄
白云村  四川省 穿心店村  四川省 胡家沟村  四川省 老鹰岩村  四川省 明月坝村  四川省 红庙村  四川省 黄泥沟村  四川省 白马村  四川省 林桐山村  四川省 老鹰岩村  四川省 明月坝村  四川省 红庙村  四川省 黄泥沟村  四川省 白马村  四川省 林桐山村  四川省 穿心店村  四川省 白云村  四川省 桥亭村  四川省 竹山湾村  四川省 二里半村  四川省 接龙桥村  四川省 三里桥村  四川省 圆井眼村  四川省 真武宫村  四川省 瓦店子村  四川省 胡家沟村  四川省 孙家沟村  四川省 五里桥村  四川省 槐花树村  四川省 山溪口村  四川省 中山坪村  四川省 大河沟村  四川省 采实桥村  四川省 长沟村  四川省 白兔坝村  四川省 林家垭口村  四川省 奚家坝村  四川省 黄泥塝村  四川省 响水滩村  四川省 龙王沟村  四川省 红旗桥村  四川省 凉风垭村  四川省 花朝门村  四川省 天马头村  四川省 龙头桥  四川省 柳家坪村  四川省 何家垭口村  四川省 席家坝村  四川省 箭口垭村  四川省 门坎坡村  四川省 谭家嘴村  四川省 翰林村  四川省 开源村  四川省 天成罐村  四川省 观音桥村  四川省 六家坝村  四川省 沙河村  四川省 葫芦井村  四川省 方居庙村  四川省 梅家坝村  四川省 小方城村  四川省 梅家乡老山村  四川省 大堰塘村  四川省 茅坪寺村  四川省 小溪沟村  四川省 交易山村  四川省 蚂蝗沟村  四川省 云龙桥村  四川省 袁家坪  四川省 丁家山村  四川省 丁家山村  四川省 黑沟村  四川省 蔡家坝村  四川省 石垭口村  四川省 周家河坝村  四川省 沙坝村  四川省 伍家寨村  四川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