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荪高产栽培技术
1、适时栽培
竹荪属中温型真菌,一般当地气温稳定在7一30℃以内时均可栽培。以春、秋两季栽培为好,尤以秋季栽培更好。春季宜在3月下旬至4月底播种,秋季在9一10月底播种栽培。
2、选择优良苗种
竹荪属有长裙竹荪、短裙竹荪、红托竹荪、黄裙竹荪等,栽培较多的有短裙竹荪和长裙竹荪。正常的竹荪菌丝体初期呈白色,成熟的菌种都有一定的色素。
3、地块选择和整理
地块要选在冬暖夏凉,潮湿遮荫,便于保暖、保湿、排水、避风的地方。除去场地的石块、草根等杂物,然后做成宽1一1.2m、深30一40cm、长8一12m的中间高两边低的畦,以利排水。
在没有土层的地方,可移入5一8cm厚的松土作基土(最好是沙壤土),然后在沟中撒石灰消毒和敌敌畏喷洒防虫灭蚁。
4、培养料的处理
栽培竹荪的培养料配方有:
①稻草、麦秸、玉米秆、木屑等(粉碎)为主料80%,细土18%,尿素0.4%,葡萄糖0.5%,多菌灵0.2%,含水量55%,pH5一6。
②棉籽壳76%,石膏粉1.5%,蔗渣1.5%,硫酸镁1%,麸皮20%,酸性腐殖土适量。
③甘蔗渣78%,百膏粉1.3%,麸皮20%,硫酸镁0.7%,酸性腐殖土适量。
④树根、树枝等65%,竹根、竹叶32.5%,酸性腐殖土适量,菌种2.5%。
⑤竹根、竹枝等97%,酸性土壤适量,菌种3%。
用竹和树木作培养料应劈成长15一20cm、厚1一2cm片状,培养料要经过灭菌处理后才能栽培竹荪。
处理方法:培养料混合浸透蒸煮1一2小时,冷却即可。
5、播种
在做好的畦上先撒些松软的腐叶,厚度约2cm。然后按畦垂直方向排列处理过的培养料,中间稍高,以利于排水。在培养料间隙及表面再撒一薄层树叶。
播种可采用穴播或条播法,一般每瓶菌种播0.44平方米。播好菌种后,盖一层疏松、粗细均匀、富含腐殖质(pH在5.5一6)的5cm厚的薄土,薄土上再盖树叶遮光保湿。
6、管理
播种后第6天开始,阴天一般每隔1一2天浇1次雾水,晴天每天浇1次水,保持相对湿度在60%一70%,土坡湿度不低于30%。在旱季,应及时喷水保持适宜湿度,以防菌丝失水而导致干瘪、死亡。
温度应控制在18一26℃,最适宜温度23℃。菌丝体的生长发育不需要光照,应避免光照过强和雨水淋灌,否则还会延缓菌丝的生长速度。
2一3个月后,料上会长满白色菌丝,并开始形成许多菌蕾(团),此时空气湿度应提高到90%一95%。菇床出现菌蛋时,应注意防止雨水袭击和害虫咬食。
7、采收与加工
从菌团生长至开张成熟,约20天。但从菌团破壳到子实体发育成熟,仅4一6小时。因此,竹荪采收要非常及时,最佳的采收期是刚刚齐裙,即菌裙完整张开并达到最大张开度时,以提高竹荪的产量和商品质量。
采收时,用刀从菌托底部切断菌素,将子实体采下,切勿用手强拉硬扯。
采收后,用清水洗净孢子液和泥土等杂质,把菌裙和菌盖剥离,放于筛上置阳光下曝晒,或用炭火烘烤。温度掌握在40℃一60℃,每隔2小时变换1次,直至烘干,然后放入塑料薄膜内密封保存。
也可将洗净的竹荪浸于食盐水中5一6小时(盐水浓度为0.1%),然后取出晒干或烘干,或将洗净的竹荪立即浸入2%柠檬酸、2%的醋酸溶液中20分钟,再取出晾干或烘干。
农产品采购,就上美村旗下聚土网平台。
可微信搜索“meicunxin”公众号,之后后台留言提示加入美村农业交流微信群,寻找合作伙伴,一起用土地致富。
如有农产品采购或出售需求,点击红色字体与我们联系,采购农产品,就上聚土网。产品采购,就上美村旗下聚土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