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变质岩?变质岩的分类

聚土网 2018-08-13 11:24
摘要:人们根据变质作用的不同,把变质岩分成很多种,如分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长英质粒岩、石英岩、斜长角闪岩、麻粒岩、铁镁质暗色岩、榴辉岩、大理岩、矽卡岩、角岩、动力变质岩、气-液变质岩、混合岩。

由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岩石就叫变质岩。

变质岩在地壳内分布很广,陆地和洋底都有,在时间上从太古宙(太古宙是一个划分地质时期的名词,它是指地球形成至距今25亿年前为止的一段时间内形成的地层)到现代均有产出。上个世纪中期,科学家发现在大洋底部的沉积物和玄武质岩石之下,也有变质的玄武岩、辉长岩等岩石的广泛分布,它们是由洋底变质作用形成的。岩浆可以使接触到它的一些岩石发生变质,这样形成的变质岩分布面积不是很大却很广泛。变质岩在中国的分布也很广。华北地块和塔里木地块主要由早前寒武纪的区域变质岩和混合岩组成,并构成了中国大陆的古老核心。

人们根据变质作用的不同,把变质岩分成很多种,如分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长英质粒岩、石英岩、斜长角闪岩、麻粒岩、铁镁质暗色岩、榴辉岩、大理岩、矽卡岩、角岩、动力变质岩、气-液变质岩、混合岩。

变质作用类型

由于引起岩石变质的地质条件和主导因素不同,变质作用类型及其形成的相应岩石特征也不同。

接触变质作用

这是由岩浆沿地壳的裂缝上升,停留在某个部位上,侵入到围岩之中,因为高温,发生热力变质作用,使围岩在化学成分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出现重结晶作用和化学交代作用。例如中性岩浆入侵到石灰岩地层中,使原来石灰岩中的碳酸钙熔融,发生重结晶作用,晶体变粗,颜色变白(或因其他矿物成分出现斑条),而形成大理岩。从石灰岩变为大理岩,化学成分没有变,而方解石的晶形发生变化,这就是接触变质作用最普通的例子,又如页岩变成角岩,也是接触变质造成的。它的分布范围局部,附近一定有侵入体。包括热接触变质作用和接触交代变质作用。接触热变质作用引起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接触交代变质作用的原理是从岩石中分泌的挥发性物质,对围岩进行作用,导致围岩化学成分发生显著变化,产生大量的新矿物,形成新的岩石和结构构造。

动力变质作用

这是由于地壳构造运动所引起的、使局部地带的岩石发生变质。特别是在断层带上经常可见此种变质作用。此类受变质的岩石主要是因为在强大的、定向的压力之下而造成的,所以产生的变质岩石也就破碎不堪,以破碎的程度而言,就有破碎角砾岩、碎裂岩、糜棱岩等等。好在这些岩石的原岩容易识别,故在岩石命名时就按原岩名称而定,如称为花岗破裂岩、破碎斑岩等。

区域变质作用

分布面积很大可达到数千到数万平方千米,甚至更大,影响深度可达20km以上,变质的因素多而且复杂,几乎所有的变质因素——温度、压力、化学活动性的流体等都参加了。凡寒武纪以前的古老地层出露的大面积变质岩及寒武纪以后“造山带”内所见到的变质岩分布区,均可归于区域变质作用类型。区域变质作用中,温度与压力总是联合作用的,一般来说,地下的温度与压力随深度增加而增大,但是,由于各处地壳的结构与构造运动性质不同,温度与压力随深度增大的速度并非处处相同,有的变质地区压力增加慢,而温度增加快,有的地区恰好相反,这样出现了不同的区域变质环境,主要有三类:低压高温环境、正常地温梯度环境、高亚低温环境。区域变质作用的代表性岩石有: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变粒岩、斜长角闪石、麻粒岩、榴辉岩。 

混合岩化作用

这是在区域变质的基础上,地壳内部的热流继续升高,于是在某些局部地段,熔融浆发生渗透、交代或贯入于变质岩系之中,形成一种深度变质的混合岩,是为混合岩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