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托管:破解种地困局的新尝试

聚土网 2018-06-15 15:45
摘要:土地集中起来才能产生更大的价值

正如留守儿童需要托儿所、寄宿学校,原来的农民离开农村进城打工,大量土地也需要有人管。土地托管模式应运而生。


近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发布消息,今年第一季度,供销社系统销售总额同比增长11.6%,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4.3%。


其中,尤为让外界关注的是,除了它的传统优势暨农产品销售在电子商务领域实现41.3%的增长,远高于全国网上零售额增速外,其土地托管服务面积已经接近9000万亩,在农业服务领域开辟了一个新空间。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工商联曾提交《关于加快推广农村土地托管经营的提案》,引发业界关注、讨论。


随着外出打工的农民数量的不断增多,无暇照顾土地成了当下农民的心病,“谁来种地”“怎么种地”成为困扰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土地托管是近年来中国农业在发展实践中逐步走向成熟的一种新兴农业种植和经营管理模式,它是农户在不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情况下,将农业生产中的耕、种、管、收、储、运、销、融等全部或部分作业环节委托给服务组织完成的一种经营模式。


全国工商联认为,农村土地托管经营对提升农村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多元化收入、促进农村长远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并且发展前景广阔。


提案的撰写方——全国工商联农业产业商会秘书长郭树表示,土地托管通过社会化服务的形式实现了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现代要素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产业化,更重要的该模式是目前解决我国未来“谁来种地,怎么种地”有效途径,能够有效助力于我国构建新型的粮食安全体系及农业的供给侧改革。“作为商会组织,我们有责任牵头将土地托管这一模式,在政策、资金和相关经营主体的发展方面做一些有益的推动与探索。”


酒庄的土地托管经——让农民省心、省力、省钱


中国葡萄酒市场,近几年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这也引起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但做好这个行业,光有资本是不够的。正如业内人所说:“只有有自己葡萄的酒庄才能叫酒庄。”


土地,成为制约投资者想象空间的最大要素。

对此,山西某酒庄创始人张文泉深有体会。“我们现在看的葡萄园是一眼望不到头,但刚开始种的时候有很多难题。第一就是土地问题,如果实行土地流转,一是资金压力会特别大,二是政策有制约,三是农民兄弟也不一定能接受。最有效的方法一定还是工业带动农业,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路子。”


这个共同富裕的路子,已经不单纯是把土地集中托管这么简单。现场管理的人可能还是原来的农户,或者雇来的帮工,但管理技术、种植技术等一整套操作方法,完全是全新的。


在张文泉的理念中,土地集中管理只是一种形式,核心是注入现代化管理基因。同时,土地要素要与其他生产要素产生化学反应,才能真正产生最大的价值。


该酒庄的做法是:酒庄承担标准化葡萄园建园的一切费用,免费送给种植户葡萄苗、架材,在前3年未挂果期间,每年每亩还给农户400元补助。


这样算下来,酒庄每亩地投资超过6500元、相当于为每户(户均6亩多葡萄种植面积)投资近4万元。如果按现在戎子酒庄拥有的5800多亩葡萄园算账,酒庄只种葡萄一项即投入2600多万元,这还不算修建水库的1700多万元,以及村与村之间的路面硬化工程1500余万元,打旱井400余万元。


真是大军未动,粮草先行,一滴酒未出,已投入了近亿元!


酒庄所在地的乡宁县昌宁镇东厫村可以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村书记王和平告诉记者,村里一共有4000多亩地,除了苹果地和不适宜种葡萄的地,其余的2200亩地都和酒庄合作种葡萄。“过去是老百姓出去打工,现在是有外村的人来给我们打季节工!”语气里流露出几分自豪。

“村里人早就脱贫达小康了。”王和平给我们算了一笔大账:一亩地毛收入8000元左右,去除成本,平均每亩地收入6700元左右,一个家庭一般按6亩地算,年纯收入4万元,是不是早就小康了!”

王和平的账来源于戎子酒庄的保护价收购。

据该酒庄基地部经理王抓柱的介绍,葡萄因每年产量不均,市场价格波动很大,为了彻底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酒庄一开始就以“酒庄+合作社+农民”的方式和农民签订了保护价收购合同,既保护了农民利益,也保证了农民按酒庄要求种植葡萄。

合作社的新时代——“五统一分”走新路

“他们都叫我‘牛老板’,其实我们公司还有一个洋气的大名——就是贵州XXX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杜德华回乡创业还有一个大的时代背景,那就是织金县近年来围绕脱贫攻坚工作开展的“千凤还巢”工程,许多织金籍的经济界人士纷纷响应,并通过多种不同方式反哺家乡。据不完全统计,织金县、乡、村三级共开展英才座谈会300余场次,2600余人有返乡创业意向,带回意向资金达29560余万元。杜德华就是“千凤还巢”返乡创业中的一员。

2015年,杜德华了解咨询回乡创业的相关政策和优惠待遇后,选择回乡创业,选择了带动广大父老乡亲一同致富。

如何创业?如何带富?杜德华告诉我们,一定要因地制宜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来带动,推行统一品种、统一圈舍、统一防疫、统一饲料、统一销售、分户饲养的“五统一分”模式。

“五统一分”科学管理模式即:贫困户加入合作社,采取自愿互助互惠的原则,以合作社为中心,由公司负责统一引进种牛,在基地进行为期2个月的脱温驯化和适应性培养后,根据农户养殖条件和需求,分发给农户进行分户饲养,有条件的农户利用庭院建设卫生圈舍,向公司领养优质母牛,在基地统一指导下进行饲养、产仔后,牛犊为农户所有,公司收回优质能繁母牛。若产的是公牛,则由养殖户或其他有条件的农户与公司签订代养协议,代养至900斤左右,公司回收到基地进行育肥,1500斤左右出栏,出栏后,按协议的比例进行分红。


杜德华给我们算了一笔经济账,以一家农户发放三头公牛犊养殖为例,每头牛均6个月(180天)的养殖周期,每天的养殖成本10元,180天的成本费用为1800元,每天均长2.5斤,回收价12元/斤,180天的毛利就是5400元,净利润(毛利减去成本)就是3600元,农户三头牛饲养6个月的收入就达到10800元。如果是给农户家发放三头母牛犊,均养殖一年半时间下仔,三头牛犊所有权归农户所有,牛犊的每头单价均为5000元,三头就是15000元。


村民安绍忠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0到250斤的小牛犊长至800斤左右约为7个月,按现行价格计算,饲养成本是6940元,合作社按每头架子牛9600元回收,每饲养一头架子牛就能净赚2600元。他家今年打算饲养3头以上。”


目前,在杜德华的鼓励带动下,已有53户与合作社签订了合作协议,协议饲养肉牛达250余头,其中涉及贫困户13户,公司对贫困户帮扶方式先发放(优质能繁母牛一头)后回收,利润按合作社协议2∶8比例进行分成(公司占2,农户占8),最终达成公司和农户互利互惠。

“土地集中起来后要产生更大的价值才行。”杜德华说,养牛基地占地并不多,但取得的效益比较大,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