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借鉴:日本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成功经验

聚土网 2016-03-12 13:47
摘要:战后日本在农民家庭经营基础上, 成功地在短期内通过农业产业化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在此过程中,日本政府的推动作用、农协的组织保障以及“一村一品”模式的成功,对同样人多地少、以分散的小农生产为基础的我国探寻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农业产业是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继我国实行家庭承包制之后出现的又一次农业产业组织创新和经济体制创新。战后日本在农民家庭经营基础上, 成功地在短期内通过农业产业化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在此过程中,日本政府的推动作用、农协的组织保障以及“一村一品”模式的成功,对同样人多地少、以分散的小农生产为基础的我国探寻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1、 日本政府运用经济、法律手段扶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日本这样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资源禀赋极差的国家,能够从传统农业发展到高度产业化的农业,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采取有效的宏观政策,扶持和推动产业化的发展。

        首先是通过财政金融手段,增加对农业的扶持,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上世纪 50 年代,日本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已占国民经济投资的 20%左右,以后对农业的投资呈增长的趋势,目前已超过 40%。投资的重点一是农业产品价格补贴(特别是大米);

        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主要以补助金和长期低息贷款的方式进行。日本政府财政支农的另一途径是对农产品价格的干预,即政府通过对农产品进行买卖影响市场供给,达到稳定农产品供给和价格的目的。其主要手段有两种:对大米、烟草等实行的直接价格管制;对其他农产品实行的间接管制。正是政府强有力的价格干预,保持了农产品的较高价格,保证了农民的合理收益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在金融政策方面,政府主要采取优惠信贷投资。早在 20 世纪 50 —60 年代,日本政府就先后设立了“农林渔业公库资金”、“灾害资金贷款”、“农业改良资金无息贷款”和“农业现代化资金贷款”,为农业提供长期低息或无息贷款,满足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求。 同时,日本政府还运用法律手段,强化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正是通过逐步建立起来的高度法制化的轨道,日本才能长期保持对农业的巨大投入。

       日本政府根据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先后制定了大量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法律。如 20 世纪 50 —60 年代,就先后制定和颁布了《农业改良促进法》、《耕地改良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主要作物种子法》、《农业改良资金助成法》、《农业协同组合法》、《农业基本法》、《农业现代化资金助成法》、《农林渔业金融公库法》等法律。同时,日本政府还通过一系列的经济、行政手段来确保这些法律的贯彻和实施。完善的农业法律是日本政府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2、 农协的组织保障 

       农协组织是根据法律、依照农民的意志建立起来的农民自己的组织。日本农协通过各项业务,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使农户分散、孤立的行为变成有组织的团体行为,提高了农户的组织化程度。 农协的营农指导员在产业化经营的产前、产中、产后都会为农户提供帮助:产前按专业把农户组织起来,根据农协提供的信息以及农户的实际情况,帮助各农家编制生产与经营计划,并在取得信贷资金、开发引进低成本高收益的技术、推广优良品种及制定合理的耕作制度等方面提供具体帮助;产中按规划供应农药、化肥及其他生产资料,并进行具体的技术指导;产后接受农户的委托,对农产品分级包装并运往市场。 此外,农协还提供农业经营委托服务,接受会员委托代为从事农田作业和农业经营管理,从收益中扣除必要的费用后,其余全部归委托人。这种农业经营委托服务,促进了农业经营的规模化和集约化,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要素利用的规模效益。有些农协还自办研究所、信息中心,使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农协的主要业务还是购销服务,农民通过农协采购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销售农副产品,繁琐的事务由农协一手包办,集合了共同采购的成本优势,避免了分散销售的恶性压价,这种批量买卖的方式让农民在价格上得到实惠,增加了农民收入。此外,对于农户个人无力购置的大型设施,农协还提供共同利用设施的服务,比如为农业生产和销售服务的大型农用机械、农机具修理工厂、共用肥料配合设施、蔬菜育苗设施、农产品加工储藏设施等。因此,具有浓厚的政府机构性质的农协,是引领日本农业走向社会化、规模化的有力的组织保障。农协把市场与农户紧密联系起来,简化了市场交易关系,实现了交易的规模经营,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提高了市场交易效率。

 
3、 “一村一品”模式的成功 
        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一村一品”运动是日本农业产业化的成功模式。“一村一品”的宗旨就是以当地资源条件为基础,因地制宜,使每个村庄都拥有独具特色的拳头或精品产品,打入市场。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不断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优势产品,是“一村一品运动”的基本内涵。 
       “一村一品”运动起源于日本大分县,而后在北海道、岩手县等地广泛兴起。日本地方政府、社会各界对各地发展特色经济给予了大力支持:大分县知事亲自倡导“一村一品”运动,并由农、林、渔、商、共、工、消费者团体、金融、文教、新闻、行政等各方代表组成推动“一村一品”运动协议会,协议会负责确定方针、制定计划,县政府组织建立研究机构, 进行技术指导, 并对地方名特产品开发拨发补助金。在日本地方政府的扶植下,日本乡镇的“一村一品”运动蓬勃兴起。通过“一村一品”运动,引进和开发新技术,研制各地区的名特产品,发展附加价值高的加工业,使各地区的工业、农林水产业、商业与旅游业得到协调发展,增强了落后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使其较快地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