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如何从乡村振兴规划“6+1”当中找到“乡村宝藏”?

聚土网 2018-12-28 14:14
摘要:中国市场正在转型,总的来说,中国的农业有发展前途,大家搞农业是不吃亏的。

       12月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会议中强调要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切实抓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落地,合理调整“粮经饲”结构,着力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要重视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注重解决小农户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把他们引入现代农业发展大格局。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重点做好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要总结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经验,巩固改革成果,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就在几个月前,2018年9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正式出台,这为统筹谋划和科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提供了一份详尽的行动纲领,是一份极具指导意义的“路线图”。整个规划共11篇37章107节,设置有1个指标专栏和15个任务专栏,提出了22项具体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3项、预期性指标19项,进而首次建立起乡村振兴指标体系。这份规划解决了哪些问题?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政策红利?各地在执行过程中需要避免哪些通病?《中国经济大讲堂》特邀重量级嘉宾马晓河为您深度解读。

过去四十年

农村改革曾给中国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农村是从农业开始的。在过去40年里边,中国的农村改革,五件大的改革影响了中国后来的经济发展。

      1、土地制度改革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在1978年以前,中国的农民种地是吃不饱饭的。但是农村土地制度进行了以包干制和包产到户为中心的改革,使得中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土地制度改革,产生了三个大的影响:第一,让农民获得了身份自由。地包给农民,怎么种、什么时候收、卖什么价,是由农民来决定。第二,土地承包以后解决了中国农产品供给长期短缺的问题。实行激励机制,这种激励机制解决以后,同样的天,同样的地,同样的党执政,但是农民吃饱饭了。第三个意义更大,农民可以利用业余时间,甚至利用整块时间走出土地,为后来中国的工业化提供了一个很自由的人口红利。

       2、农产品购销体制改革推动了市场化进程

       过去我们实行的统购统销。土地承包后是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完全是自己的。但我自己的产品我不愿意卖给国家,为什么?国家平价,太低,我愿意卖给市场。这个时候就出现个问题,中国的农产品购销体制在倒逼下由过去的统购统销走向了双轨制,叫做平价、议价,从双轨制最后又走到了完全市场放开。这样农产品购销体制的改革,又推动了中国的市场化。

       3、乡镇企业发展推进了工业化战略转型

       农民有了身份自由,卖了产品有了剩余资金,他要寻找更大的赚钱机会。到哪儿寻找?去农业之外,或者高附加值农业、农产品加工,所以后来有了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发展意义是非凡的,在战略意义上它是一种增量增长,增量增长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乡镇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增长使得中国的工业化战略由过去的重化工业优先转向劳动密集型型产业,使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主导,使得我们的重化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得到了改变。第二,过去我们的工业化是以国有单一体制为结构,那么后来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以后,使得中国的所有制结构多元化,从以国有企业为主转向国有跟非国有、民间所有制并存,叫共同发展。到了2017年,全国的国民收入中,国有和控股企业只占了四分之一,四分之三是民间、外资企业,所以说中国的经济发展中乡镇企业起了很大的作用。

       4、农村税费改革催生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五千年皇粮国税,农民从过去纳税变成了不缴税,2006年中国全面全部取消农业税。地方政府钱没了,公共服务少了,谁来提供?这时候就衍生出来由政府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但是城乡有差距,农民看着差距大,又来要求说公共服务均等化,所以城乡公共服务要逐步向均等化发展。

       5、反贫困为建立橄榄型社会新格局积累了条件

       反贫困的意义更深远。因为中国要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社会结构里面的一个重要支撑,就是以中等收入为主的橄榄型社会结构要建立。中等收入人群的橄榄型社会结构是什么?就是贫困人口不断减少、中产阶层的人口不断增加,最后形成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的结构。所以我们反贫困的最大的意义在于为橄榄型社会建立新格局,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条件。

       农村改革40年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但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明显的短板仍然在“三农”,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农业农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仍然落后。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然而,千头万绪该从何做起?《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为我们提供了详尽的指导。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它重点聚焦了哪四个短板?

改革再出发

乡村振兴第一阶段将重点聚焦在哪些短板?


       1、农业现代化是短腿

       从中国目前的工业现代化、信息化、城镇化看,最短的“腿”是农业。一个国家要向现代化迈进,农业实现不了现代化,国家肯定不能实现现代化。当前,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从劳动生产率来看,中国的劳动生产率跟发达国家相比很落后。2017年,中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就是每位农民在农业里边创造的生产率只有4600美元。什么概念呢?日本当前是4万美元,美国当前是5万美元,中国只是它们的10%、11%左右。

        2、农民收入是短项

        第一,有人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缩小,只是相对收入差距在缩小,但城乡之间的绝对收入差额在扩大。2012年,城市的人均收入比农民多16600元,2017年多了23000元,出现了差距。

        第二,近两年中国农民收入呈下降趋势。2012年到2017年,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出现了一种趋缓趋势。为什么?有以下几个原因:一、农民进城打工的门越来越窄,大城市限制,小城市没产业,农民又回到农村。二、高新技术产业的智能化替代了劳动。深圳一个手机面板厂,原来一个生产线二、三百人,现在一个生产线只要十几个人,就因为智能型机械替代了人,这也是很“危险”的。三、农村内部的阶层之间收入差距在扩大。原来说城里人的阶层之间差距扩大应该大于农村,城市的阶层扩大的幅度大,但中国当前却是农村的阶层之间的差距扩大速度要快于城市。2000年到2017年,城市的高收入户跟城市的低收入户人均收入的绝对差额相比扩大了1.96倍,将近两倍,而农村扩大了三倍。

        3、农村公共服务是短板

        城市跟农村相比,近两年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建设要比农村快得多,所以城市的现代化程度水平要高,速度要快。农村也有改变,但是改变得相对较慢,因为农村的量不够,结构有短板。比如农村的养老、医疗、医保跟城里还是有差距的。另外,农民的低保跟城市低保有差距。还有农村的卫生、农村的基础教育也是有差距的。还有农村的厕所,2000年的厕所到现在没变,秦始皇时代的厕所到现在还没变。好多人到农村调查去看,满眼望去,田野里是绿色的,但是一上厕所就麻烦,觉得去不了,好多女孩子干脆就不上厕所的,为什么?太差!

        4、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供给短缺

        城乡二元体制还需要关注。城乡二元体制没有根本地打破,阻碍了要素在城乡之间流动,压缩了弱势群体改变身份的机会。此外,劳动力流动不畅,阻碍了劳动力合理流动。

        一个国家,要想现代化,市民化社会结构必须建立。市民化社会结构的一个标志就是城市化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2015年,所有的中上等收入国家,跟中国一样的国家,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是64%,中国是58%。2015年,所有高收入的发达国家城市化率是81%,中国是58%。所以,中国跟同等国家相比,跟发达国家相比都没有达到标准。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安排部署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要想实现现代化,农民的“四短”问题必须解决。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发布之后,各地结合地方特点,陆续编制和实施了一系列地方规划和行动方案,乡村振兴战略进入因地制宜、逐项落实阶段,一个巨大的市场正在徐徐打开,众多产业将迎来全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那么如何通过“6+1”读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这其中蕴藏着怎样的财富密码?怎样解决钱、地、人的问题?执行过程要防止出现哪些通病?

读懂总规划

如何从“6+1”当中找到“乡村宝藏”?


        1、什么是乡村振兴规划的“6+1”?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就是“6+1”,很简单,六句话加一批项目。一个目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目的就是要让农村实现强富美。什么叫强富美?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全面现代化,这就是一个目标。第二,两个发展途径,乡村振兴要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第一个途径,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第二个途径是城乡融合的新型城镇化。三,三个保障,《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要有三个保障。第一,土地制度改革保障;第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第三,投入保障机制。四化同步,就是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五大振兴,就是乡村振兴要通过五大振兴来实现。什么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振兴,而且是以产业振兴为引领。六是六位一体,要把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谋划,一体化推进。乡村振兴“6+1”,1就是一批工程、计划、行动,共82个。

        2、“6+1”中蕴藏多少宝藏?

        82个工程、计划、行动里边最重要的是产业。产业要是不发展,其它的也发展不起来。就产业来说,我有几个想法:第一个,农业产业怎么发展?下一步中国的农业产业发展里边要注意一个关键,就是农业产业要现代化,现代化的核心就是要增加农业的附加价值。因为中国的土地比较少,人口比较多,农业靠大面积种植获得价值是非常难的。所以下一步中国农业应该走的一条路是发展高附加价值农业。

       我走了好多地方,就发展高附加价值农业的方面,还是有一些体会的。比如说养殖,我带我的团队到安徽的涡阳县,那里是省级贫困县。我去了一个村,这个村有一个农民,包了几百亩地专门种玉米,不到成熟的时候把它割下来搞青储饲料,青储饲料弄下来以后搞发酵,发酵以后喂牛,弟兄俩喂牛一年纯赚收入一百万元。另外还要有深加工,中国的农产品现在加工度不够。我去美国做过调研,美国现在目前农产品加工跟它农业产值比是2比1,加工产值为2,农业产值为1,就是农业产品的产值一个亿,加工产值是两个亿,1比2。我们现在比值是0.75,还不够。所以农产品要深加工。还有一个就是品牌,现在城市人都强调有机、绿色、健康、快捷。有一批中高收入者阶层不讲究价格,只要质量高,价格就无所谓了。 我多花一次钱怕什么,我自己舍不得吃,给我的下一代吃好的行不行,所以这些都是需求点。

       各位一定要记住,乡村振兴战略有好多发展机遇,我们一定要把握好机遇。我认为机遇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会带来大的机遇,比如说,五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几亿亩的节水灌溉。农业工程里面提出到2022年全国要建成高标准农田十亿亩地,我们现在已经建了五亿亩,还剩下五亿亩,每亩地国家投1500块钱,那五亿亩就要达到7500亿投资,这是什么概念?还有山水农林湖综合治理,还有土地的肥力培育,还有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还有农业机械化,这些都是有机遇的。我算过一个账,如果说把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到日本的四分之一,从4600美元上升到1万美元,我们全国将会从农业里边产生9.7万亿的人民币的产出。

        第二个,三产融合。农业发展文化旅游业,发展新业态,发展一些新产品、新模式等等会带来收入。

        第三个,转移人口市民化也有机遇。

        第四个,中等收入群体扩大。

        第五个,基础设施。比如今年国家农村增加了20万公里的道路建设投资,还有,我们下一步要把全国农民的厕所全部从旱厕改成水厕。一个厕所多少钱?一个厕所按照两千块钱算。我们有多少的农民?全国60多万个行政村、200多万个自然村,至少有两亿户农民,两亿个马桶,两亿个水池,三格式的,那需要多少钱?也是巨量的。还有雪亮工程,全国各地自然村、行政村全部要亮起来,能看见。

         3、规划如何解决人、钱、地的问题?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重点就是要解决人的问题、钱的问题、地的问题。

人的问题,“去留引”三点。“去”,到哪里去?“留”,怎么留?“引”,怎么引?当前最重要的是“去”的问题。“去”的问题怎么办?“去”,就是说向外转移,那么向外转移当前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城乡二元结构,要必须有计划地逐渐地打破,为农民、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创造一定的条件。现在就是"特大城市严格控制,大城市合理确定,中等城市有序,小城市全面放开"。下一步可能要改革,除了特大城市之外,特别是中小城市要放开条件,降低落户标准,鼓励农民进城。第二,“留”的问题。《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里明确强调,就是说要培育现代职业农民。这一块儿有具体措施,比如说今后到2020年,国家培训40万个职业农民,包括了“星创计划”。还要培育导师,叫做导师制。40万个农民,作为种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了。                   三,“引”,引进,就是说我们要鼓励社会人才到农村去。各位一定要记住,未来最美好的空间在农村。你到发达国家看,西方发达国家里边中产阶级都不在城里待,都到城市郊区、农村去,真正的中产阶级和中高收入者是住在乡村的。所以说怎么去鼓励城里人到农村去,要有一套政策的。

         二,钱。钱从哪儿来?首先是公共资金,公共资金怎么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里边说得很明白,要建立一个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投入机制,财政要保障资金,财政资金里边要优先投入农业农村。第二,要用政策吸引社会资本。第三,要有金融支持。我们现在的金融要重点要转向支持农业农村、乡村振兴发展。最后一个,本次规划强调要整合农业农村资金。我们调查过,当前用于农业农村的财政资金大概有17条线,下面县里边可以允许整合,就把17条线的资金整合到一块儿,优先用于乡村振兴。

       最后一个是地的问题。地怎么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里边提出要从要素变资本。三块地,就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土地征收,原则是要按照市场化方向改革。

       湖南省浏阳市是国家三个土地试点改革区,它改革什么?改革宅基地。现在规定农村农民的宅基地和建筑物不能跨村流动,只能在村里来流转。浏阳市经过国土资源部的批准,允许农村农民的宅基地和建筑物跨社区流动,一户一宅。跨社区流动,就在县域内跨村可以流转、交易,承认它有商品属性。

       山东省德州市有个临邑县,临邑县里有个德平小镇,它专门搞康养小镇。康养小镇采取两个方法,第一,把农民的宅基地征过来,然后请外来的投资公司来改造,专门作为城市的康养,农村的养老康养,做成产业。各位一定要记住,中国在2050年将会产生4亿个60岁以上的老人,这4亿老人将来要靠家庭养老是很困难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将来必须通过集体养老。康养、养老产业将来是有很大的发展前途的,所以紧靠城市郊区的农村,应该把这个作为一个主要产业。

        4、规划实施中应该避免哪八个通病?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的实施,千万注意八个倾向、八个通病。第一个,破坏自然,填湖造田,推山削坡。按长官意志来,把这个山给平了,把这个湖给填了。第二,忽视自然,溪流、沟渠等驳岸过度硬化,鱼儿不见,生物消失。 第三,绿化仿照城市。把城市的草坪拿过来铺上,本来有自然的草坪,自然草长得挺好,把它铲了,弄上城市的草坪,这真是“把石头向山里背”。第四,村政设施没特色。守着田园绿色,仿照城市大公园、大广场搞建设。第五,毁掉乡村的泥土风情。到处铺水泥、浇柏油、铺地砖,把马路修得跟城市一样。第六,贪大求洋追政绩。看我们村子的牌楼子有多大,一来到了路口说这个村的大牌楼特别高,非常壮观,夸耀自己是最好的、最棒的。最后一个,特色村没有特色。到别的地方一参观,说这个村好,照搬模式过来放到这儿,甚至出现了欧洲风情,把欧洲的风情搬过来了,村庄全部改成像欧洲一样,那就没有特色了。

       法国南部有一个小镇叫格拉斯,我去过这个地儿。格拉斯小镇就发展旅游业,它原来不是发展旅游业的,干吗的?它原来是做皮革的,做皮革手套皮革东西的。做皮革以后带来了污染,一到那个镇就臭气熏天。后来他们为了掩盖臭气,在格拉斯引进了花。种植以后人们发现这花可以生产香精,香水的香精,后来就扩大面积,扩大面积后人们就发展花、香精、香水产业,逐渐地淘汰了皮革生产。后来这个镇主要以香水、花、香精生产为主业,这个主业一发展起来,人们都到那儿去旅游去,因为满地都是花,满村都香。后来旅游成为了主要产业,格拉斯这个镇每年产生收益是5亿欧元,相当于人民币40亿元。

       习总书记专门讲过话,提出来要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一把手工程”,一把手工程里边,党政一把手要作为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振兴,乡书记、县书记、地级市书记、省书记、中央书记,五级抓。而且要强化两头,一个上、一个下,要优化中间,要责任到人。

       中国市场正在转型,总的来说,中国的农业有发展前途,大家搞农业是不吃亏的。